2月26日至5月18日 中共重庆市一届十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举行?;嵋榇锕岢怪醒搿捌咔舜蠡帷本瘢芙嶂厍焓屑改昀垂ぷ鞯木榻萄?。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于3月22日至5月8日参加了省委在重庆召开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肖泽宽,市委候补委员、副秘书长李止舟,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团市委书记廖伯康在扩大会议的小组会上,各自发表了意见,并批评了中共四川省委、中共重庆市委的一些工作?;岷螅?月28日至6月18日,全市17级以上党员干部分两批集中在市委党校学习,由市委向他们传达中央“七千人大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工作会议的精神及有关文件。
2月下旬 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农工部长座谈会,对贯彻中央2月13日发出的《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作了部署,要求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相当于初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在此前后,各区、县委曾分别召开三级或四级干部会议,结合学习中央《指示》,对这个问题进行检查。截至3月中旬,全市已有30%左右的大队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但由于受“宁左勿右”的思想干扰,相当多的大队并未改变,实际上仍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种情况直到4、5月间才作了纠正。5月,在全市农村普遍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后,社员群众中曾自发产生一种要求“包产到户”愿望,并有部分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或包产到组。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所谓“单干风”(即指包产到户)受到批判。此后,市委根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也就把“包产到户”当作“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表现”而加以批判。
6月5日 中共重庆市委批转市人委报告,同意成立重庆市试行“购货券”领导小组。此前,根据省委指示,重庆市从5月份开始,在市中区按职工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发给“购货券”,凭“购货券”可以平价购买40余种紧俏日用工业品和少数名产副食品。这种凭“购货券”购买商品的办法,到1964年才逐步取消。
6月7日 重庆市民兵工作组改为中共重庆市人民武装委员会。
6月11日 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成立物价委员会,岳林兼主任。
6月12日 为统一领导全市精简压缩和调整机构的工作,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成立市精简委员会,任白戈任组长。
7月6日 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成立市退赔领导小组,辛易之任组长。
7月23日 中共重庆市委批转市委整风“三反”办公室《关于妥善处理整风、“三反”运动遗留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对一般多吃多占、“打埋伏”、“走后门”和犯有一般分散主义错误的干部,一律不给处分;对有一般小偷小摸行为的人,一律不作处理;对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者,凡赃款赃物折价在500元以下(或粮食500斤以下)者,原则上不给处分,1000元以下的,一般可免予刑事处分;对已捕人犯,分别作出适当处理。在赃款赃物的处理上,凡是给予刑事处分的,一律追赃;不给刑事处分的干部,要赔退;对工农基本群众一般不追退赃款赃物。对运动中揭出来的一些悬案,一般可予销案。
8月6日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讨论了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一些错案的甄别问题,决定对25件错案予以否定,取消原来对有关党员、干部的处分;另对4件错案予以部分否定,改变原来对有关党员、干部的处分。此前,全市甄别工作是从1961年8月开始的,由于当时对一些重大问题是非界限不够清楚,加之甄别工作中有“左”比右好的影响,抓辫子、留尾巴的情况相当普遍,对已甄别的案件大部分定性不准,结论不当。继后,随着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和西南局组织部甄别工作座谈会精神传达贯彻,特别是在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下达后,全市对1959年“反右倾”运动以来受到批判和处分的党员、干部普遍进行甄别,过去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8月21日至22日 江津地委召开全委会,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及李井泉的多次指示和中央“七千人大会”精神,对1960年12月地委《关于坚决彻底纠正违反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根本制度的右倾倒退错误的决定》重新讨论后,一致认为对“四固定作业组”问题原定性为“右倾倒退错误”是不恰当的。23日,地委向中共四川省委写了《对1960年12月31日地委关于坚决贯彻纠正违反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根本制度的右倾倒退错误的决定的意见》。但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强调阶级斗争后,中共四川省委分别于9月在成都、10月在重庆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又批判江津地委对“四固定作业组”问题的翻案,地委不得不于12月16日向中共四川省委写了《关于纠正1962年8月23日对1960年12月31日地委关于坚决彻底纠正违反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根本制度的右倾倒退错误的决定的错误意见的报告》。
11月19日 中共重庆市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八届十中全会决议和省委第十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安排今冬明春工作的意见》?!兑饧肥紫戎赋觯鹤岳┐蟮闹醒牍ぷ骰嵋榫裣麓锖螅?0个月来,全市贯彻执行了中央有关以调整为中心的一系列决定,并把精减职工、压缩城市人口和统一财政金融管理、稳定市场作为两条主线进行工作,城市最困难时期已经渡过。根据毛泽东主席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意见》认为“城市的阶级斗争是激烈的”,“在今冬明春有必要动员一切力量,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开展一个以阶级教育为主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此外,《意见》还根据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要求把城市工作进一步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并为此提出今冬明春全市要做好的10项工作。
△ 鉴于全市工业、交通、基建系统的企业亏损严重,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成立市扭转企业亏损、增加盈利领导小组,由孙先余任组长。
本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0%;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9.92亿元,比上年增长35.4%;第二产业总产值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第三产业5.5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0.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初见成效。从1961年以来,迅速缩短了基建战线,全市停止了大部分基建项目,(以下数据为当时行政区划口径)关停并转95个企业;两年精减职工和压缩城市人口39万多人,其中25万人返乡参加农业生产;轻重工业比例为49:51,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得到了一定调整,支援农业的生产资料和与群众生活密切有关的轻工、手工业产品有较大增长;市场供应状况开始好转,商品价格一般趋于稳定,有的还有下降。全市粮食产量3.5亿斤(原粮)。农村群众生活总体上比上年有所改善,但部分地区仍有困难,人平分粮只100斤左右,约有35%的人口粮接不上。其中因灾减产大面积缺粮的公社有21个,困难户约10万人,占21个公社总人口的60%以上,个别公社高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