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 吴玉章、杨闇公、廖划平、傅无双等在成都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团”(Y?C团),与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实行政治联合,共同行动,不少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加入Y?C团。Y?C团出版了机关刊物《赤心评论》,形成“赤心评论社”,并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群众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后,Y?C团成员在政治上分化,吴玉章、杨闇公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初步实现了全川马克思主义力量的整合,为四川党的组织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间,Y?C团的许多成员到重庆活动,或与重庆有直接联系,对重庆有重大影响。
1月 团的组织逐步发展,当月建立了巴县中学和巴县国民师范两个基层支部。到5月,已发展团员34人,大多数为中等学校师生。
5月9日 重庆学联出面组织群众在打枪坝集会,举行追悼列宁大会。会后,地方团组织继续在学生群众中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6月 杨闇公代表Y?C团,离开成都经重庆赴上海,与中共中央和团中央联系Y?C团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合并事宜未果。在沪期间,杨闇公与恽代英等人时有接触,深受其影响。8月,杨闇公回到重庆。9月,杨闇公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团,并立即起了重要作用。
8月24日 童庸生到涪陵省立第四中学任教,向师生们宣传马列主义,并与团员彭佛远一道团结一批先进青年,组织社会问题调研会。9月,他吸收鞠雪芹、石大城、周笙竹(周德堂)、余骧、徐世义、程道南等6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涪陵青年团支部,由彭佛远任书记,鞠雪芹任宣传,隶属重庆团地委。
9月1日 团中央获悉潘学海以重庆、成都、泸州三个地方团组织名义与四川国民党组织缔约并接受其津贴,认为严重违反纪律,决定解散这三个地方团组织,委任于当年8月再次来渝任《新蜀报》主笔的萧楚女为特派员,授以其全权负责清理整顿组织。后来查明缔约是潘学海个人行为,与三个地方团组织无关。但萧楚女仍然帮助重庆地方团组织进行了整顿,他着重批评了团地委前主要领导人唐伯焜,团结包括反对他、对他有很深误解的同志在内的大多数,领导和推动重庆团地委参加实际斗争。这次整团以1925年1月团地委改选结束标志,杨闇公、童庸生、罗世文等当选为主要领导人,实际上基本奠定了大革命时期四川党团组织领导格局。由此,重庆团地委摆脱了“研究小团体”状态,迅速成为活跃于革命运动中的主导力量。此时,重庆团地委所辖除市内川东师范、省二女师、巴县师范、巴县中学、《新蜀报》等五个支部外,还在江北县、涪陵县、綦江县、巴县永兴场等地建立了四个支部。
9月21日 重庆团地委联合各进步团体共13个单位,发起筹建“重庆反帝国主义联盟”,发表《重庆反帝国主义联盟宣言》,呼吁“海内全体青年,一切团体,组成一个联合战线”,“推翻帝国主义所得以任藉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粉碎他们的“武力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9月28日,“重庆反帝国主义联盟”正式成立。
10月26日 重庆团地委发起组织团的外围组织“四川平民学社”。数月之内,社员发展很快,重庆设总社,成都、内江、江津、南川、泸州、宜宾、南充等地设分社。同时重庆团地委组织了“学行励进会”等团体。这些进步群众组织在团地委领导下,在组织青年学生、工人、店员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培养后备力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1月19日 日本商轮“德阳丸”载运成色低劣的双角银毫到重庆,拒绝海关检查并打伤检查人员,酿成“德阳丸案”。日本帝国主义的这一暴行和重庆官厅对日交涉的软弱态度,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恨。萧楚女和重庆团地委积极投入并领导了这场反帝斗争。11月27日,重庆46个团体在巴县图书馆召开大会,成立“德阳丸案重庆外交后援会”。在萧楚女支持下,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提出,不经过各级官厅,由人民直接进行国民外交。12月8日,“德阳丸案重庆外交后援会”发表第二次宣言,提出六项强硬主张,要求当局接受,并表示“不达目的,决不休止”。13日,重庆各界群众7000多人,高举“外抗侵略,内肃官方”的旗帜,在打枪坝举行群众大会。大会通过要求日本领事赔偿抚恤费,以及制止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非法行为的宣言、通电、抗议及照会?;岷缶傩惺就涡?,并捣毁省长公署。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持续了一个多月,迫使地方军阀政府不得不撤换重庆海关监督,日本也被迫调回驻重庆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