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山东省委领导同意,2016年,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地(市)、县委书记口述历史”征编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各市、县(市、区)委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工作措施,规范有序推进征编工作。截至目前,第一阶段征集资料和初步编排工作已圆满完成。全省17个市全部实现了书记口述史料“全覆盖”;有征编任务的124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特别是济宁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征编工作“两个全覆盖”。经省委口述史征编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决定,现将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经验做法整理刊发,供大家参考学习。
2016年3月,全省《执政山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地(市)、县委书记口述史料》(以下简称“口述史料”)征编工作会议召开后,济宁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征编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全省“口述史料”编撰工作会议召开后,济宁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省口述史料征编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在济宁市、县(市、区)两级组织部、老干部局、档案局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市、县(市、区)两级党史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共征集完成了139位书记(其中,地委书记14人,县委书记125人)的口述史料,圆满完成了我市所承担的口述史料征编任务。具体做法为:
一、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部署,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办公会在研究安排2017年工作时,把口述史征编工作列为2017年工作重点工作和任务目标,列入《全市党史工作要点》由济宁市委办公室转发。2017年3月,全省口述史料编撰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立即召开室主任办公会对口述史征编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具体落实方案:一是抓紧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分管领导汇报;二是起草关于成立口述史征编工作领导小组方案,报市委分管领导批准;三是尽快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里会议精神;四是进行责任分工,确定由室一名副主任分管,研究一、二科具体负责;五是落实所需工作经费,进一步加大采访征集工作力度,全力做好口述史编排工作任务。方案制定后,及时向市委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同意成立征编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尽快召开会议,抓紧把省里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根据市委分管领导指示精神,济宁市及时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任组长,市委老干部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及市档案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口述史料征编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市委组织部负责口述史料征编工作的组织协调,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口述史料征编工作的具体实施,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档案局对口述史料征编工作给予通力协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内。市口述史料征编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完成济宁市口述史料征编任务打下了坚实组织基础,在经费落实、老同志联络、资料补充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及时贯彻会议精神,把口述史征编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根据市委分管领导指示精神,济宁市于3月28日召开了由市、县(市、区)两级组织部、老干部局、党史研究室、档案局主要负责人及参编人员参加的《执政山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地(市)、县委书记口述史料》征编工作会议?;嵋橛墒抑饕涸鹜局鞒郑形橹恳幻辈砍ご硎形橹孔髁私不?,充分强调了口述史征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要求把口述史征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在经费、人员、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要求各县(市、区)委尽快成立口述史料征编工作领导小组,搞好上下联动与组织协调,尽快全面展开口述史料征编工作,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确保6月底前圆满完成任务?;嵋槎钥谑鍪氛鞅喙ぷ鹘辛司咛宀渴?。各县(市、区)委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交流了本地县委书记口述史料征编工作进展情况。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口述史征编工作全面深入得开展。
三、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面征集口述史料
一是千方百计寻找人。要完成《执政山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市(地)、县委书记口述史料》征编任务,最大困难是寻找人——找到这些老书记或其家属、后人或其秘书等。济宁市党史部门在之前对所有书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厘清其任职简历的基础上,市、县(市、区)组织部、老干部局和党史系统通力协作,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寻找当事人或见证者,除此之外,还采取任职追踪、网上搜寻、寻访老书记的同事及亲朋好友、寻访同时期其他老书记后人等方式进行寻找。经过努力,截至目前,济宁地(市)委书记14人,已全部掌握其本人或家属及子女的下落;县委书记125人,已掌握其本人或家属及子女下落的有101人。
二是想方设法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在完成口述史料征编工作过程中,有的老书记虽然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其本人或后人,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采访,有的甚至不愿意配合采访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济宁市、县(市、区)两级党史部门采取多种办法,用心用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想方设法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口述史征编工作的积极性。首先提供省口述史征编方案和有关文件,具体说明工作意图,打消其顾虑;其次详细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三是积极提供所掌握老书记当年的工作照片、档案资料等,唤起他们对当年往事的回忆;四是请老书记当年的秘书或亲戚、熟人等出面协调。经过努力,多数老书记或其家人都愉快地接受采访并积极提供当事人个人留存的图片、文字、实物等宝贵历史资料。
三是精心组织采访。在口述史料征集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采访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关键。为确保采访工作高效完成,每次采访前,征编工作人员都多方搜集有关材料,并结合党史大事记、地方党史正本、当事人回忆录等,整理详实的背景资料,撰写详细的采访提纲,精心设计问题,并提前将背景资料、采访提纲等提供给受访人,帮助受访人全面地回忆历史细节,待受访人准备就绪后,再开展采访工作。事实证明,这样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口述内容的详实。
四是上下协作,密切配合。征编工作所涉及的市(地)、县委书记人员较多,不少书记的任职经历比较复杂。为厘清历任老书记的任职经历,除查找组织史、大事记等历史资料外,还需要到组织部、档案局、老干部局等部门查找有关资料。加上大多老书记已作古,健在者也大多年事已高,给口述史征编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市、县(市、区)两级征编领导小组积极作为,组织部、老干部局分管领导主动帮助联络、协调,档案局积极提供所涉老书记档案,而且免费打印资料。市委党史研究室统一协调,全市党史部门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帮助找人、找资料,协助联系采访工作,有时市与县或县与县的同志一起去采访同一位老书记。为方便交流,市委党史研究室还建立了口述史征编工作微信群,将所有参编人员的微信号纳入其中,大家在微信群中谈经验,说做法,谈心得,说体会,实现工作互联、信息共享,为按时保质完成口述史料征编任务提供了保障。
五是认真查缺补漏,做到有的放矢。根据省口述史料征编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济宁市采取边征集边征编的方式,严格按照征编大纲要求,对征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精心编排,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对于文稿已够多的老书记,暂缓联络、采访、征集;对于文稿少、且健在的老书记,则抓紧联络、采访、征集。有几个年事已高的老书记,在我们多方联络协调愿意接受采访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奔赴目的地,圆满完成采访任务;而有几个因病重不能接受采访的老书记,我们则把整理好的文稿邮寄过去,请老书记签字认可,从而达到了及时抢救“活资料”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
四、高频度调度、督导,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为尽快完成口述史料征编任务,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采取周调度、月评比、季考核的方式,先后10多次对县(市、区)口述史料征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每次都将各县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工作进展又好又快的县(市、区)及时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缓慢或工作不力、困难较大的县(市、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到现场督促指导,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经费困难、人员不足或协调不力等问题,有力推动了有关县(市、区)口述史料征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开展口述历史征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扯面广,时间跨度长,工作量大。通过这项工作,我们认识到:上级的具体指导是完成任务的前提;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完成任务的关键;高标准、严要求是完成任务的根本;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完成任务的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征编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尽心竭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建设党史强省贡献力量。(山东省“书记口述史”征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